長得人模人樣「竟狠心弒親」!最新研究:「臉上有3特徵的人」恐作惡多端

  • 2025-02-19 14:41

有句古話叫:「相由心生!」一個人的面相好不好,可以透過觀察臉部特徵、氣色和表情,去判斷這個人的個性和命運。而面相命理學的歷史,隨著時代的發展,不再是單純依賴傳統經驗,而是開始透過科學方法驗證和拓展,其中,這種面相最容易犯罪、務必要遠離...

無數心理學研究表示,臉部特徵和性格之間、的確存在一定的關聯!比如說,臉部「對稱性較高」的人,被認為更值得信賴,「寬額頭的人」則較為聰明、機智,這是因為寬額頭與前額葉的發達程度有關。不過,關於面相的研究並非十分完善,比如有的人認為,越漂亮的人越善良,其實面相好、壞,和漂亮與否沒有關係。

心理學中有一個光環效應(Halo effect),又稱暈輪效應、光暈效應,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學現象,這指的是,人們在對他人或事物的某一特徵形成積極或者消極印象後,就會將這一種印象、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

比如,你覺得一個人相貌不錯,就可能會覺得他的其他方面,像是學習成績、性格修養也都不錯,這就是暈輪效應。因此,很多人會認為,一個人的面相越周正,就越漂亮善良,這是一種絕對化的「非理性認知」,樣貌是否端正、和其善惡毫無關係,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兩件案例。

2016年10月17日,發生在上海的一起案件駭人聽聞,兇手朱曉東長相端正、樣貌中上,犯案手法卻令人髮指。當日上午,朱曉東因為家庭糾紛,用手扼住楊儷萍頸部,導致她窒息身亡,作案後,朱曉東為掩蓋其罪行,竟把楊麗萍的大體用被套包裹,藏於家中陽台的冰櫃,並揮霍死者留下的15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67萬),和異性到酒店開房約會。

另外,震驚全中國的「翟欣欣婚騙案」,她用盡各種手段、索討財物,逼得蘇享茂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自殺,沒人能預料到,這個長相柔美的女人、背後藏著蛇蠍心腸。因此,可以看出面相好壞,其實和漂亮與否沒關係。

不過,相由心生是真的!20世紀70年代,美國心理學家就曾進行相關研究,讓84名非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志工兩兩對坐,並且將所有人的性格組成要素、劃分成了五個維度,結果顯示,大多數學生能夠透過20分鐘的面相觀察,判斷出另一個人的性格中的三個維度,這說明,面相與心理有一定關係。

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相由心生強調人的內心狀態和外在表現之間的聯繫。比如說,當一個人感到快樂時,會面帶微笑,一個人感到憤怒時,可能會皺眉。也就是說,若一個人常常感到開心,他的面相可能會比較親和、富感染力;相反的,若一個人經常感到壓力或沮喪,他的面相則會給人帶來落寞和疲憊感。這種長期的情緒表達,會在臉部肌肉形成記憶,進而影響臉部整體形態、以及他人的觀感,也就是所謂的「磁場與氣質」。

另外,一些系統性的心理學研究表明,人的臉部特徵和性格特徵、可能存在一定的關聯,例如臉型較方、稜角分明的人,個性可能更加熱情堅定;而臉型較圓、線條融合的人,可能傾向於克制和順從。此外,面相學研究多用於犯罪心理學(Criminal psychology)中,2016年上海交大武筱林教授、發表了一項研究《基於面部圖像的自動犯罪性概率推斷》,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演算,對近2千張臉部照進行分析。

調查發現,「瞳距越小」的人,犯罪機率相對更高;「嘴巴小且多呈下垂狀態」的人裡面,有更多的罪犯,並且罪犯的「人中部位更加突出」,呈現出清晰的雙線特徵。武教授的研究在學術界引發了不小爭議,部分學者認為,該研究雖然具有合理性,但樣本數量不足,結果不夠嚴謹。儘管存在爭議,面相學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。

所謂兼聽則明、偏信則暗,關於面相與人的真實心理,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理性判斷。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